从容下南山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和答诗十首·答四皓庙》,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óng róng xià nán shā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天下有道见,无道卷怀之。
此乃圣人语,吾闻诸仲尼。
矫矫四先生,同禀希世资。
随时有显晦,秉道无磷缁。
秦皇肆暴虐,二世遘乱离。
先生相随去,商岭采紫芝。
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
刘项争天下,谋臣竟悦随。
先生如鸾鹤,去入冥冥飞。
君看齐鼎中,焦烂者郦其。
子房得沛公,自谓相遇迟。
八难掉舌枢,三略役心机。
辛苦十数年,昼夜形神疲。
竟杂霸者道,徒称帝者师。
子房尔则能,此非吾所宜。
汉高之季年,嬖宠钟所私。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
岂无子房口,口舌无所施。
亦有陈平心,心计将何为。
皤皤四先生,高冠危映眉。
从容下南山,顾盼入东闱。
前瞻惠太子,左右生羽仪。
却顾戚夫人,楚舞无光辉。
心不画一计,口不吐一词。
闇定天下本,遂安刘氏危。
子房吾则能,此非尔所知。
先生道既光,太子礼甚卑。
安车留不住,功成弃如遗。
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
泽则在天下,云复归希夷。
勿高巢与由,勿尚吕与伊。
巢由往不返,伊吕去不归。
岂如四先生,出处两逶迤。
何必长隐逸,何必长济时。
由来圣人道,无朕不可窥。
卷之不盈握,舒之亘八陲。
先生道甚明,夫子犹或非。
愿子辨其惑,为予吟此诗。
()
天下,有道,圣人,先生,显晦,秉道,磷缁
天下有道看到,无道心中的。
这是圣人话,我听说在孔子。
矫矫四先生,同禀迎合社会资本。
随时有明暗,秉路无磷黑。
秦始皇残暴虐待,二世遇战乱。
先生一起去,商岭采紫芝。
你看秦国狱中,杀戮的李斯。
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谋臣竟高兴随。
先生像鸾鹤,去进入黑暗冥飞。
你看齐鼎中,焦烂的就是他。
张良找到刘邦,从对相遇慢。
八难开口中枢,三略心服务机。
辛苦十数年,昼夜身体和精神疲劳。
完成霸业的方法,徒称皇帝的老师。
子房你就能,这不是我所应当。
汉高祖的晚年,宠爱钟所私。
嫡长子要废除剥夺,骨肉互相忧虑。
岂无子房口,舌无所施。
也有陈平心,考虑要做什么。
挺挺四先生,高冠危映眉。
从容下南山,转眼进入东考场。
前瞻惠太子,左右生羽仪。
却顾戚夫人,楚舞没有光辉。
心不画一个计划,说不出一个词。
暗定天下的根本,于是安定刘氏危险。
子房我就能,这不是你所知道。
先先生道既光,太子礼很低。
安车留不住,成功弃如遗失。
就像旱天说,一场雨百谷生长。
泽就在天下,说回到希夷。
不要高巢与由,不要娶吕与伊。
巢由去不返,伊吕去不归。
不如四先生,从在两个曲折。
何必长隐士,为什么一定要长济时。
由来圣人之道,没有我不可以看。
卷的不盈握,舒的长达八睡。
先生道十分明显,您还不是。
愿你辨别其中的疑惑,为我吟唱这首诗。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