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咏独酌谣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北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ǒu yǒng dú zhuó yáo,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宅北倚高冈,迢迢数千尺。
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
茅亭居上头,豁达门四辟。
前楹卷帘箔,北牖施床席。
江风万里来,吹我凉淅淅。
日高公府归,巾笏随手掷。
脱衣恣搔首,坐卧任所适。
时倾一杯酒,旷望湖天夕。
口咏独酌谣,目送归飞翮。
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
偶获此闲居,谬似高人迹。
()
迢迢,青青,白石,茅亭,豁达

《北亭》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宅北倚高冈,迢迢数千尺。
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
茅亭居上头,豁达门四辟。
前楹卷帘箔,北牖施床席。
江风万里来,吹我凉淅淅。
日高公府归,巾笏随手掷。
脱衣恣搔首,坐卧任所适。
时倾一杯酒,旷望湖天夕。
口咏独酌谣,目送归飞翮。
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
偶获此闲居,谬似高人迹。

这首诗词《北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庐宫山下有一片地方,靠近湓浦的沙滩。
房屋北面依靠高冈,高高地耸立数千尺。
山上绿竹丛生,竹间还有许多白色石头。
茅亭就建在山顶,门户敞开,四面通风。
楹柱上卷起帘幔,北窗处铺设床席。
江风从万里外吹来,吹拂着我,凉爽宜人。
太阳升得高了,官府的人归去了,巾笏随手丢弃。
脱下衣服,尽情地抓头皮,坐卧随心所欲。
时不时倾斟一杯酒,眺望着湖面上的晚霞。
口中吟唱着自己创作的歌谣,目送着飞翔的归鸿。
惭愧自己没有出尘世的才华,却不免为琐事而低头弯腰。
偶然获得这个闲居,谦虚地觉得仿佛是高人的足迹。

诗意和赏析:
《北亭》描绘了一个宁静自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清幽的地方所得到的自由和舒适。诗人白居易以自己的生活情趣和体验,将这个北亭的景致展现出来。

诗中的北亭是诗人在山下的一片居所,它背靠高冈,与湓浦沙滩相邻。北亭上有茅亭,茅亭之上是豁达开阔的门户,四周是挂着卷帘幔的楹柱和施设床席的北窗。这里的环境清幽,竹林中夹杂着白色的石头,而江风从远处吹来,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诗人描绘了他在北亭的自由情态。当官府的人归去后,他脱下衣服,随意地抓头皮,坐卧随心所欲。他时不时地倾斟一杯酒,眺望湖面上的晚霞,口中吟唱着自己的歌谣,目送着飞翔的归鸿。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羡慕那些能够超脱纷扰的高人,感到自己的才华与修养与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同时也对自己在琐事中屈膝的境遇感到惭愧。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北亭的景致,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俗务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境况的思考和自嘲。

这首诗词以其真实、自然的描写风格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示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独特才华和对人生境遇的独到见解。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结合,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自由、超脱尘嚣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