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妻无子何人葬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夜哭李夷道》,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qī wú zi hé rén zà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
逝者绝影响,空庭朝复昏。
家人哀临毕,夜锁寿堂门。
无妻无子何人葬,空见铭旌向月翻。
()
逝者,影响,空庭,复昏,家人,哀临毕,无子,空见,铭旌

《夜哭李夷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逝者绝影响,空庭朝复昏。
家人哀临毕,夜锁寿堂门。
无妻无子何人葬,空见铭旌向月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逝去的朋友李夷道的哀思之情。诗中描绘了一个空荡荡的庭院,失去了往日的热闹景象,晨曦再度降临时显得黯淡无光。家人都已经悲痛地离开了,夜晚锁住了寿堂的门。诗人发问,没有妻子、没有儿子,又有谁来安葬逝者呢?只能空看着铭旌在月光下翻转。

赏析:
《夜哭李夷道》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世的悲伤和对生命的无常的深切思考。诗词采用了明快而凄凉的语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逝者的思念来表达情感。

诗中的"逝者绝影响,空庭朝复昏",通过对庭院景象的描绘,表现了逝者离去后的寂静和无望,清晨时分也变得昏暗无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失落。

"家人哀临毕,夜锁寿堂门"一句,表达了家人们哀痛地离开,寿堂的门也被夜晚锁住,强调了逝者孤独无依的境遇,以及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无妻无子何人葬,空见铭旌向月翻"一句,诗人用问句的方式表达了对逝者无人送葬的遗憾和无奈,没有亲人来为他送行。最后一句"空见铭旌向月翻",表明诗人只能空看着墓碑上的铭文在月光下翻转,无法挽回已逝的友情。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悲伤。白居易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逝者的思念,表达了对友谊、生命和时间的反思。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