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草几巴笺

出自唐代张祜的《送杨秀才往夔州》,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cǎo jǐ bā jiā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鄂渚逢游客,瞿塘上去船。
江连万里海,峡入一条天。
鸟影沉沙日,猿声隔树烟。
新诗逢北使,为草几巴笺
()
游客,瞿塘,上去,猿声,新诗

《送杨秀才往夔州》是一首唐代诗歌,作者是张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鄂渚逢游客,
瞿塘上去船。
江连万里海,
峡入一条天。
鸟影沉沙日,
猿声隔树烟。
新诗逢北使,
为草几巴笺。

译文:
在鄂渚遇见旅游的客人,
登上瞿塘的船。
江水连通着万里的海洋,
峡谷进入一片天空。
鸟影在沙滩上沉没于太阳,
猿猴的声音从树丛中隔着薄雾传来。
写下新诗送给北方的使者,
用草纸折成几巴巴掌大小的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祜送别杨秀才往夔州的情景。诗中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离别的情感。

首先,诗人描述了江水的壮丽。江水连通着万里的海洋,形成了辽阔无边的景观。这一描写表达了大自然的广阔和壮美,也暗示了人生的辽阔和无限可能。

其次,诗人描绘了瞿塘渡口的离别场景。瞿塘是长江上的一个重要渡口,人们在这里分别,船只往来。这里象征着离别和别离的情感,诗人通过描写船只上的旅客和船行的景象,增强了离别的悲凉之感。

然后,诗人以鸟影沉沙、猿声隔树的方式,表达了自然界的静谧和寂寞。鸟影沉沙暗示了太阳的西沉,落日的余晖和寂静的沙滩。猿声隔树则传达出山林中的寂寞和离人的感觉。这些描写与离别的情感相呼应,加深了读者对别离之痛的共鸣。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写下的新诗,送给北方的使者。这里体现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创作热情。诗人用草纸折成巴掌大小的笺纸,显示了他对诗歌的珍视和推崇。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借助诗歌将自己的思念和情感传达给远方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离别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诗中的自然描写和感情表达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悲壮和寂寥的氛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张祜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