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须见边将

出自唐代项斯的《送殷中丞游边》,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ái xū jiàn biān jiā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话别无长夜,灯前闻曙鸦。
已行难避雪,何处合逢花。
野寺门多闭,羌楼酒不赊。
还须见边将,谁拟静尘沙。
()
长夜,行难

《送殷中丞游边》是唐代诗人项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殷中丞分别时的场景,表达了友谊之深、别离之情、行军之艰辛以及对对方前程的祝福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告别时刻并没有太长的夜晚,
在灯前听到了鸦鸣晨曦。
已经远行无法避开雪,
不知在何处能相遇花开。
野寺的大门紧闭着,
羌楼的酒也没法延赊。
再次见到边将的时候,
不知谁能平静沉沙。

这首诗表达了别离离人的深情厚意。诗中的“告别无长夜”,表达了诗人与殷中丞分别时的不舍之情。“灯前闻曙鸦”,显示了早晨的清新气息,与晨曦中的鸦鸣一同构成了别离时的境景。“已行难避雪”,描绘了行军中艰难险阻的境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何处合逢花”,表露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期待。

诗中还描绘了边塞的寂静和残酷。“野寺门多闭”,暗示着武装冲突的战争环境,以及寺庙的紧闭,表达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扰乱。“羌楼酒不赊”,展现出了边塞地区的荒凉和冷清。

诗的结尾强调了对边将的渴望和对将士们战胜困难的期待。“还须见边将”,表达了对边将的期盼,暗示了困境还需英雄解救。“谁拟静尘沙”,表示对将士们不畏艰险、除暴安民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别离境况的描绘,表达了友谊之深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边塞环境的严酷和冷艳。诗中用意涵丰富的词句,使得整首诗既表现了个人情感,也具有时代背景和普世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斯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项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