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过静界

出自唐代项斯的《送僧》,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ǒu shí guò jìng jiè,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灵山巡未遍,不作住持心。
逢寺暂投宿,是山皆独寻。
有时过静界,在处想空林。
从小即行脚,出家来至今。
()
住持,投宿,静界,空林,行脚,出家

《送僧》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作品。诗人写道自己在探索灵山时,心不停留,不担任住持的职务。他在路上游历,遇到有庵寺就暂时投宿,继续寻找更加独特的山川。有时他会经过寂静的禅界,思索于深山的清净林间。从小就喜好行走,出家以来一直如此。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项斯钟爱的僧道生活。他不拘泥于固定的寺庙,而是四处游走于灵山,不愿住持一宗门,而是沿途体验不同的山川和禅境。他借此表达了对自由灵动生活的向往,对禅境和自然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他对出家生涯的坚持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灵山巡未遍,不作住持心。
我还没有完全游遍灵山,不愿为住持受束缚。

逢寺暂投宿,是山皆独寻。
遇到有庵寺就暂时寄宿,我寻找的是独特的山川。

有时过静界,在处想空林。
有时经过寂静的禅界,在那里思索于空旷的林间。

从小即行脚,出家来至今。
从小就喜好行走,出家以来一直如此。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诗人自由自在的僧道生活,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坚持和对禅境的理解。诗人通过游历灵山,不断寻找特殊山川和静谧禅境,表达了他对禅境和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以不拘泥于寺庙、自由行走的方式,展现了一个思索人生、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僧道形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斯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项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