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芙蓉老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边笳曲(一作齐梁体)》,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én wài fú róng lǎ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朔管迎秋动,雕阴雁来早。
上郡隐黄云,天山吹白草。
嘶马悲寒碛,朝阳照霜堡。
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
()
嘶马,悲寒碛

边笳曲(一作齐梁体)

朔管迎秋动,雕阴雁来早。
上郡隐黄云,天山吹白草。
嘶马悲寒碛,朝阳照霜堡。
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

中文译文:
朔管在秋天奏起,早早地雁群飞来报到。
上郡隐藏在黄云中,天山吹来了银白的风。
嘶马悲鸣在寒冷的大漠上,朝阳照耀着霜冻的城堡。
江南的边防士兵心里惦记着家乡,外面的芙蓉已经凋谢老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以描绘边防军士和边地景色为主题。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边防军士的艰苦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运用“朔管”和“雁来早”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将边防的气氛描述得淋漓尽致。接着,诗人用“上郡隐黄云”和“天山吹白草”描绘了边地的景色,形象地表现了天山上的白雪以及边境地带的荒凉。

接下来,诗人通过“嘶马悲寒碛”和“朝阳照霜堡”这两句,揭示了边防军士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辛苦和坚韧。他们的戍守之地寒冷而荒凉,但他们嘶鸣着的战马和阳光下的城堡,显示出他们的坚强和勇敢。

最后两句“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诗人以江南戍客的心境和门外芙蓉的老去来表达了边防军士思乡之情。他们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亲人和美好的景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表现了边防戍守军士的坚韧意志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入人心的诗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