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婷未数西州

出自宋代王沂孙的《声声慢》,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pīng tíng wèi shù xī zhōu,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迎门高髻,倚扇清吭,娉婷未数西州
浅拂朱铅,春风二月梢头。
相逢靓妆俊语,有旧家、京洛风流。
断肠句,试重拈彩笔,与赋闲愁。
犹记凌波欲去,问明榼罗袜,却为谁留。
枉梦相思,几回南浦行舟。
莫辞玉樽起舞,怕重来、燕子空楼。
谩惆怅,抱琵琶、闲过此秋。
()
高髻,春风,梢头,相逢,彩笔,赋闲

《声声慢》是一首宋代王沂孙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声声慢

迎门高髻,倚扇清吭,
娉婷未数西州。
浅拂朱铅,春风二月梢头。
相逢靓妆俊语,有旧家、京洛风流。
断肠句,试重拈彩笔,与赋闲愁。
犹记凌波欲去,问明榼罗袜,却为谁留。
枉梦相思,几回南浦行舟。
莫辞玉樽起舞,怕重来、燕子空楼。
谩惆怅,抱琵琶、闲过此秋。

译文:
声声慢

迎门高髻,倚扇轻哼,
娉婷难以数计西州。
轻轻拂拭朱砂,春风二月枝头。
相逢佳人妆容美,有古老家族的风采。
伤感的句子,试着重新拈起彩笔,写下闲散的忧愁。
仍然记得凌波欲去,问明榼罗袜,却为谁而留。
徒然的梦思,几次在南浦划船。
请不要辞退玉樽,起舞吧,唯恐重来时,燕子楼空空。
空自惆怅,怀抱着琵琶,度过这个闲散的秋天。

诗意和赏析:
《声声慢》是一首充满浓郁的怀旧情感的诗词。诗中描述了一个女子的容貌和气质,以及与她相遇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高髻、倚扇和娉婷的姿态,展现了她的美丽和优雅。

诗中的“朱铅”和“春风二月梢头”表达了早春的景象,以及轻柔的春风拂过枝头的情景。相逢时的靓妆和俊语,以及与京洛风流的旧时家族产生了情感的纠葛。断肠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他试图用彩笔重新书写这份闲散的情感。

诗人回忆起凌波欲去的往事,询问明榼罗袜留给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惋惜之情。枉梦相思、南浦行舟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多次在回忆中徘徊,情感上的纠结和无奈。

诗的结尾,诗人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慨和苦闷。他希望不要辞退玉樽,继续享受欢乐,以免重来时燕子楼已空。最后的抱琵琶、闲过此秋,表明诗人只能怀抱琵琶,消磨时光度过这个闲散的秋天。诗中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逝去情感的怀念,以及对现时的无奈和惋惜。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感性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旧时光和美好回忆的追寻,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离别的感慨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王沂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