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石桥

出自唐代许棠的《早发洛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zhī guò shí qiáo,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半夜发清洛,不知过石桥
云增中岳大,树隐上阳遥。
堑黑初沉月,河明欲认潮。
孤村人尚梦,无处暂停桡。
()
不知,石桥,沉月,暂停

《早发洛中》一诗,描写了诗人清晨从洛水中出发的情景。作者通过描绘天空、山岳、树木以及江河等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浮沉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半夜发清洛,不知过石桥。
云增中岳大,树隐上阳遥。
堑黑初沉月,河明欲认潮。
孤村人尚梦,无处暂停桡。

诗意:
诗人在半夜出发,从清澈的洛水中划船,却不知道是否已经过了石桥。云雾笼罩着中岳的山巅,远远遮住了上阳山的树木。夜色中,堑道变得漆黑,只有月亮初升,河水在亮起来之前却已经像潮水一样汹涌前行。孤村中的人们还在沉睡,而诗人却找不到任何停靠的地方。

赏析:
《早发洛中》通过描绘景色和情感的交织,喻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苦难。诗人开始的时候半夜发船,象征他离开安定的生活,进入了不确定的航行状态。不知道是否已经过了石桥,体现了诗人的困惑和迷茫之感。山巅的云雾和遮住的树木,暗示了诗人前方的未知。堑道的黑暗和河水的浩荡,暗示了诗人将面对险阻和困境。孤村中的人们还在梦中,而诗人却找不到停泊之处,表达了诗人在人生中的孤独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折射出诗人自己内心的纷繁和不安。诗人投射自身的感受于环境之中,展示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唐代诗人常常关注人生和世界的虚妄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同时,诗中对山川河流的描写,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庞大,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敬畏之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许棠

许棠(生卒年不详),字文化,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许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