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戎何用读兵书

出自唐代胡曾的《咏史诗·长平》,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uán róng hé yòng dú bīng sh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长平瓦震武安初,赵卒俄成戏鼎鱼。
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
()
万人,俱下,元戎,兵书

《咏史诗·长平》是唐代诗人胡曾创作的一首诗歌。诗中记述了长平之战的情景。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战役中,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在长平被秦国击败。诗中第一句“长平瓦震武安初”描述的是战役的初期,战场上震荡的瓦片和噪杂的战争声。第二句“赵卒俄成戏鼎鱼”则形容了赵国的士兵们转瞬之间被秦国打得四散如鱼。

接下来的两句“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抒发了胡曾对长平战役的思考。战役的惨败使四十万赵军士兵的生命在战场上匆匆结束,他们已经不再存在于世间。而胡曾在这里反问:“为什么要学习兵书呢?”意思是在生命短暂的瞬间,学习兵法是不是被前人扭曲和誉为重要的价值观。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形象描绘了长平之战的悲壮场面,同时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它呈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探索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歌中含有对长平战役英勇士兵的赞颂,同时也对战争和兵书的价值提出了质疑,表达了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曾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