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谁开寒食禁

出自唐代唐彦谦的《毗陵道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ān huǒ shuí kāi hán shí jì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百年只有百清明,狼狈今年又避兵。
烟火谁开寒食禁,簪裾那复丽人行。
禾麻地废生边气,草木春寒起战声。
渺渺飞鸿天断处,古来还是阖闾城。
()
只有,狼狈,烟火,寒食,簪裾,丽人行,禾麻地,废生,草木,春寒,战声,飞鸿,天断处,还是

《毗陵道中》是唐代诗人唐彦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年只有百个清明,
今年又有逼仄的战争。
烟花炮竹谁开启寒食禁令,
华丽的人们又何时走过门槛。
庄稼草木长边上,
春寒又带来了战斗之声。
远处飞鸿天空断裂,
古时候,阖闾城曾经这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凄婉的画面,表达了战乱年代对人们正常生活的破坏。诗人通过描绘清明节时的景象,暗示这个节日已不再是以往温馨和平的样子,而是战乱连连、人心惶惶的气氛。描写寒食禁令和华丽的人们无法正常出行,表现出战争对社会秩序和个人生活的冲击。最后的句子以古老的阖闾城作为一个象征,突出战争和混乱对历史文化的摧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凄婉的意境,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境和伤痛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清明节和寒食禁令的描写,交代出人们无法过上正常生活的窘境。最后的句子利用历史上知名的阖闾城来象征战争给古代历史和文化造成的破坏,展示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深深的忧虑。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揭示了人们对快乐和安宁生活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唐彦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