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自成群

出自唐代杜荀鹤的《游茅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í lù zì chéng qú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
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
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
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
()

《游茅山》
步步入山门,
仙家鸟径分。
渔樵不到处,
麋鹿自成群。
石面迸出水,
松头穿破云。
道人星月下,
相次礼茅君。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步步我走进茅山的门,
仙家的小路将鸟儿分隔开。
无论是渔民还是樵夫,
都不敢到茅山上来。
茅山上的麋鹿自成一群,
石头里的泉水喷涌而出。
松树的头穿过云层,
道士们在星月的光芒下,
依次向茅山的神灵行礼。

诗意:
《游茅山》是杜荀鹤以游览茅山为主题的诗歌作品。诗中以描绘茅山的壮丽自然景色为主线,表现了山脉的高耸、泉水的流淌、麋鹿的群居以及松树穿云等景观。诗人通过描写茅山的美丽和神秘,展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茅山的景色和道教信仰的尊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茅山的景色和道士们向茅山的神灵行礼的场景。通过以步入茅山的山门为开始,逐步描绘茅山的奇妙景色,如仙家的鸟径、茅山上麋鹿的自成群等,展示了茅山的壮丽和神秘之处。最后,诗人描述了道士们在星月的光芒下依次向茅山的神灵行礼,显示了对道教信仰的虔诚和尊重。整首诗意境高远,意境凝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敬之情,传递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杜荀鹤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