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畏狂风

出自唐代皎然的《古别离(代人答阎士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ū zhōu wèi kuáng fē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太湖三山口,吴王在时道。
寂寞千载心,无人见春草。
谁识缄怨者,持此伤怀抱。
孤舟畏狂风,一点宿烟岛。
望所思兮若何,月荡漾兮空波。
云离离兮北断,鸿眇眇兮南多。
身去兮天畔,心折兮湖岸。
春风胡为兮塞路,使我归梦兮撩乱。
()

《古别离(代人答阎士和)》诗词的中文译文:

太湖三山口,吴王在时道。
在太湖的三山之中,当吴国国王还在世时曾经浏览过这里。
寂寞千载心,无人见春草。
孤单几千年,没有人看见过这里的春天。
谁识缄怨者,持此伤怀抱。
谁能理解内心的悲哀,抱着这份伤感。
孤舟畏狂风,一点宿烟岛。
孤独的船只害怕狂风,只能停泊在寂静的岛屿上。
望所思兮若何,月荡漾兮空波。
怀念的人是否还能看见,月光倒映在空波之中。
云离离兮北断,鸿眇眇兮南多。
云在北方远离,天空空旷无人。
身去兮天畔,心折兮湖岸。
身体离开在天边,心却碎落在湖边。
春风胡为兮塞路,使我归梦兮撩乱。
春风为何这么顽固,阻断了我回家的梦想,使我心乱如麻。

《古别离(代人答阎士和)》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太湖三山口的离别情景。诗中诗人以第一人称借代一位古代人对于离别的感受。诗人通过描写孤舟畏狂风和宿烟岛,表达了离别时内心的寂寞和无助之感。同时,诗中也有对于春风和心之间的矛盾情感的描述,以及对于云北离、天南多和心身分离的痛苦描写。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风的不解和使人心乱的困惑。整首诗表达了离别的悲凉和痛苦,以及个体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皎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