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寒蝉夜夜砧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采桑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ì rì hán chán yè yè zhē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前欢几处笙歌地,长负登临。
月幌风襟。
犹忆西楼著意深。
莺花见尽当时事,应笑如今。
一寸愁心。
日日寒蝉夜夜砧
()
笙歌,登临,忆西楼,著意,时事,愁心

《采桑子》是宋代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欢几处笙歌地,
长负登临。
月幌风襟。
犹忆西楼著意深。
莺花见尽当时事,
应笑如今。
一寸愁心。
日日寒蝉夜夜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晏几道对往昔欢乐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愁苦之情。他回忆起过去欢乐的地方,同时也感叹自己长期以来的辛劳和追求。夜晚的月光照耀着风中摇曳的帷幕,他仍然怀念过去与心爱之人在西楼共度的时光。莺花凋谢的景象让他想起了过去的事情,这让他感到如今的境况令人发笑。他心中充满了一寸愁苦,白天听见寒蝉的叫声,夜晚听见砧杵的声音,这些都加重了他内心的忧虑和痛苦。

赏析:
《采桑子》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晏几道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困境的忧伤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曾经的欢乐场景和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诗中的"前欢几处笙歌地"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长负登临"则揭示了诗人长期以来的努力和辛劳。"月幌风襟"形容了夜晚的宁静和凄凉,以及诗人内心的忧伤。"莺花见尽当时事,应笑如今"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如今境况的无奈与讽刺。最后两句"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通过寒蝉和砧杵的声音,强调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痛苦。

整首诗以简练、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晏几道内心的情感和对过去的回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境况的不满和忧伤。这首诗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运用比喻、寓意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晏几道对逝去时光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使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几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