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巷初惊

出自宋代晁端礼的《雨中花》,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lǐ xiàng chū jī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倦贰文昌,乐请左符,双旌去指东藩。
有腰金新宠,昼锦荣观。
独步文章,家传素业,世宝青毡。
动欢声和气,里巷初惊,侍从衣冠。
朱门映柳,绮窗临水,盛游应记当年。
端解道、香留罗袜,墨在蛮笺。
惆怅江边侧帽,寻思花底遗鞭。
不如沈醉,莫思身外,且斗樽前。
()
左符,双旌,指东藩,新宠,独步,文章,素业,欢声,和气,侍从,衣冠

《雨中花》

倦贰文昌,乐请左符,
双旌去指东藩。
有腰金新宠,昼锦荣观。
独步文章,家传素业,世宝青毡。

动欢声和气,里巷初惊,侍从衣冠。
朱门映柳,绮窗临水,盛游应记当年。
端解道、香留罗袜,墨在蛮笺。
惆怅江边侧帽,寻思花底遗鞭。
不如沈醉,莫思身外,且斗樽前。

中文译文:
在雨中的花

疲倦的我向文昌神请神符,
双旌指引我前往东藩。
身上佩戴着金饰,昼间在锦绣的荣观中繁盛。
我独步于文学之中,家传的才华是我的根基,我是世上宝贵的人物。

喧嚣的欢声和气氛,使得小巷初次惊动,侍从们穿着华丽的衣冠。
红门映照着垂柳,华美的窗户临水而立,盛大的游玩应该记住那些年。
我端坐解读道义,香味留在罗袜上,墨汁写在粗糙的蛮笺上。
我感到忧愁,靠在江边戴着侧帽,寻思着遗失在花丛底下的鞭子。
不如陶醉其中,不要思考身外之事,只需与朋友一同饮酒。

诗意和赏析:
《雨中花》是宋代晁端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高贵而疲倦的文人,在雨中追忆过去的辉煌和享受当下的宴乐。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文采出众的才子,他受到了宫廷的赏识,被派往东藩任职。他身上佩戴着金饰,昼间在锦绣的荣观中享受着荣华富贵。他以独步文学的才华为荣,家传的素业使他成为世上宝贵的人物。

诗中描绘了喧嚣的欢声和气氛,小巷中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繁荣惊动,侍从们穿着华丽的衣冠。红门映照着垂柳,窗户边临水而立,这些都是他当年享受盛大游玩时的记忆。

然而,主人公内心感到忧愁,他靠在江边戴着侧帽,寻思着遗失在花丛底下的鞭子。这种忧愁情绪可能是对逝去的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最后,诗人提出了一种解脱的方式,即陶醉于酒宴之中,暂时放下思考身外之事。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生活,既有辉煌的过去,又有现实的困扰。诗人通过描写细腻的景物和复杂的情感,展示了一个人在繁华与忧愁之间的挣扎和追求解脱的心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辉煌的怀念、对于现实的失望,以及对于身外纷扰的回避和追求内心安宁的渴望。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复杂性。它通过反映一个文人的境遇和内心体验,传达了一种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冲突的感慨和对于解脱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过去光辉岁月的怀念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该诗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对于内心世界的关注。它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与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晁端礼的才华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赏的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端礼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晁端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