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曾听钧天奏

出自宋代晁端礼的《鹧鸪天》,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xī céng tīng jūn tiān zòu,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金碧觚棱斗极边。
集英深殿听胪传。
齐开雉扇双分影,不动金炉一喷烟。
红锦地,碧罗天。
升平楼上语喧喧。
依稀曾听钧天奏,耳冷人间四十年。
()
觚棱,极边,胪传,不动,金炉,红锦地,人间

《鹧鸪天》是一首宋代晁端礼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鹧鸪天
金碧觚棱斗极边。
集英深殿听胪传。
齐开雉扇双分影,
不动金炉一喷烟。
红锦地,碧罗天。
升平楼上语喧喧。
依稀曾听钧天奏,
耳冷人间四十年。

中文译文:
鹧鸪鸟的天空,
金碧辉煌的觚棱棱,
宫廷深处聆听使臣的传召。
齐心协力展开雉扇,分出双重影子,
而金炉上的烟却静止不动。
地面织就着红色锦缎,天空披着碧罗绸天。
在升平楼上,有喧嚣的话语声。
依稀记得曾经听过天子的乐曲,
但耳朵已冷落在尘世四十年。

诗意和赏析:
《鹧鸪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宫廷景象。诗中的金碧觚棱斗、集英深殿、雉扇和金炉等词语,用来形容宫廷的华丽和富丽堂皇。红锦地、碧罗天则表现出地面和天空的绚丽色彩。整首诗以描绘宫廷景象为主题,展示了宫廷豪华的场景和热闹的氛围。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带有一丝忧伤和无奈。诗人提到自己耳冷人间四十年,暗示自己已经在尘世中度过了很长的时间,与宫廷的辉煌和繁华渐行渐远。这种情感上的冷落和隔离,与前文描绘的宫廷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的独立和超脱之情。

整首诗以娓娓动听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宫廷景象的准确描绘,同时也透露出对尘世的淡漠和超脱。它既展示了宫廷的繁华和辉煌,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给人以沉静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端礼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晁端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