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枕面凉频忆睡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浣沙溪(四之四)》,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uì zhěn miàn liáng pín yì shuì,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宝扇轻圆浅画缯。
象床平稳细穿藤。
飞蝇不到避壶冰。
翠枕面凉频忆睡,玉箫手汗错成声。
日长无力要人凭。
()
平稳,飞蝇,不到,玉箫,手汗,无力,要人

《浣沙溪(四之四)》是宋代文学家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宝扇轻圆浅画缯。
象床平稳细穿藤。
飞蝇不到避壶冰。
翠枕面凉频忆睡,玉箫手汗错成声。
日长无力要人凭。

中文译文:
宝扇轻盈,圆形浅绘花纹。
象床平稳,细藤编织。
飞蝇无法接近冰壶。
翠绿的枕头凉爽,频繁地回忆起睡眠;玉箫被手汗弄错了音。
白日漫长无力,需要倚靠他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清凉的景象,描述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首先,宝扇轻圆、浅绘花纹,显示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精致物品的欣赏。象床平稳、细藤编织,给人一种舒适和稳定的感觉,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安宁和平静的向往。

接下来,诗中提到飞蝇无法接近冰壶,表达了这个地方的清洁和凉爽。翠枕凉爽,让人频繁回忆起睡眠,暗示了作者渴望休息和宁静的心情。而玉箫被手汗弄错了音,可能是作者在闲暇时演奏音乐,但因为手心潮湿而出现了不准确的音符,这一细节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白日漫长而无力的感受,需要依靠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这可能是作者对生活中某种困境或疲惫感的抒发,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在生活中需要互相扶持和合作的现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细腻的场景和细节,抒发了作者对安宁、清凉和休憩的向往,并在末句中展现了作者的无力感和对他人关怀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细腻而舒适的笔触,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周邦彦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周邦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