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诗能句好

出自宋代刘一止的《临江仙》,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uó shī néng jù hǎo,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台上风光浓欲滴,傍阑芳桂阴成。
乱山相对长官青。
琢诗能句好,举酒见心倾。
团扇不应秋后弃,几年仁惠风行。
渭城柳色若为情。
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声。
()
风光,欲滴,长官,团扇,不应,风行,柳色,松竹

《临江仙》是宋代刘一止的诗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台上风光浓欲滴,
傍阑芳桂阴成。
乱山相对长官青。
琢诗能句好,
举酒见心倾。
团扇不应秋后弃,
几年仁惠风行。
渭城柳色若为情。
一尊松竹底,
三唱和秋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临江的美景,以及诗人对此景的感慨和思考。诗人观赏着台上浓烈得几乎滴下来的风光,靠近栏杆处的芳桂树投下阴凉。远处的山峦互相对望,青翠欲滴。诗人以巧妙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能用心琢磨出优美的诗句,举起酒杯表达自己内心的倾诉。诗人表示,像团扇这样的美好事物不应该在秋天之后被抛弃,几年来仁慈善行的美名已经传遍。最后,诗人提到渭城的柳树呈现出如此动人的色彩,仿佛也有情感寄托其中。他用一杯酒,配以松竹的音韵,和着秋天的声音,表达了自己对美景和人情的赞美。

赏析:
《临江仙》以描绘临江美景为主题,通过对风光、芳桂、山峦、琢诗、举酒、团扇、渭城柳色以及松竹和秋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情的感慨和赞美之情。诗人运用细腻的文字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景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情感。尤其是最后三句,通过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声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音乐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整首诗情趣盎然,描绘了丰富的自然景色和人情,既有细腻的描写,又有对美景的赞美和思考。刘一止以巧妙的语言技巧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使诗人与读者在诗意的世界里相互沉浸,共同体验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色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刘一止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