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尽西风

出自宋代曹组的《婆罗门引(望月)》,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qì jǐn xī fē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
银河淡扫澄空。
皓月当轩高挂,秋入广寒宫。
正金波不动,桂影朦胧。
佳人未逢。
叹此夕、与谁同。
望远伤怀对景,霜满愁红。
南楼何处,想人在、长笛一声中。
凝泪眼、泣尽西风
()
不到,帘栊,银河,澄空,不动,朦胧

《婆罗门引(望月)》

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
银河淡扫澄空。
皓月当轩高挂,秋入广寒宫。
正金波不动,桂影朦胧。
佳人未逢。叹此夕、与谁同。
望远伤怀对景,霜满愁红。
南楼何处,想人在、长笛一声中。
凝泪眼、泣尽西风。

诗词的中文译文:

涨云暮卷,漏声无法传到小窗帘。
银河淡淡地刷过澄明的天空。
明亮的月亮高高悬挂在轩窗前,秋天进入广寒宫。
金色的波浪静止不动,桂树的影子昏暗模糊。
美丽的女子还未相见。感叹这个夜晚,与谁共度。
凝望远方,伤怀对着景色,霜已覆满忧伤的红颜。
南楼在何处,幻想着人在长笛声中。
泪眼凝视,泪水已尽在西风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寥凄凉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写道涨云暮卷,漏声无法传到小窗帘,描绘了天空中云彩逐渐消散的景象,暗示夜晚已经深沉。银河淡淡地刷过澄明的天空,给人以一种宁静的感觉。皓月高悬在轩窗前,秋天已经来到了广寒宫,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凉爽。

接着,诗人描述了正金波不动,桂影朦胧的景象。这里的正金波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倒映在水面上形成的金色波浪,桂影指的是桂树的倒影。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虚幻、朦胧的感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诗中提到佳人未逢,表示诗人一直没有遇到心仪的女子,对此夜晚感到遗憾和无奈。望远伤怀对景,霜满愁红,表达了诗人凝望远方,对着景色思念之情的悲伤。南楼何处,想人在,长笛一声中,诗人回忆起南楼的景致,幻想着心爱的人在长笛声中的情景。

诗的结尾泪眼凝视,泪水已尽在西风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凄凉。整首诗以秋夜的寂寥和诗人的孤独思念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传递了一种深沉的诗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组

曹组,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

曹组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