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是客情多感慨

出自宋代李纲的《江城子(池阳泛舟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ǎo shì kè qíng duō gǎn kǎi,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春来江上打头风。
吼层空。
卷飞蓬。
多少云涛,雪浪暮江中。
早是客情多感慨,烟漠漠,雨濛濛。
梁溪只在太湖东。
长儿童。
学庞翁。
谁信家书,三月不曾通。
见说浙河金鼓震,何日到,羡归鸿。
()
打头,飞蓬,云涛

《江城子(池阳泛舟作)》是宋代李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时江上打头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客情、旅途和乡愁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春天到来,江上打头风,
江面上回荡着凄凉空虚的吼声,
水面上飘飞着漂浮的蒲草。
云涛多么汹涌,江中波浪如同夕阳下的白雪。
早已是客情多感慨,
烟雾弥漫,雨雾笼罩。
梁溪只在太湖的东边。
长大的孩童模仿庞翁舞蹈。
谁相信家书,三个月都没有传来。
听说浙河上金鼓震天,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
羡慕那归来的大雁。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上春风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的"打头风"和"吼层空"形容了江面上风势强劲,吹得江水波浪翻腾,给人一种凄凉、空虚的感觉。"卷飞蓬"形象描绘了飘飞的蒲草,烘托出江面的荒凉景象。"云涛"和"雪浪"则将江水的波涛比喻为汹涌的云和洁白的雪,给人以壮美的感觉。

诗中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人提到自己身处异乡,客情愈发浓厚,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辛酸感受溢于言表。"烟漠漠,雨濛濛"形容了旅途中的雾霭弥漫,给人以迷茫、落寞之感。"梁溪只在太湖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向往和渴望。"长儿童,学庞翁"则描绘了孩童在江边模仿庞翁跳舞的情景,突出了诗中的童真与乡愁交织。

诗末提到了浙河上金鼓震天的传闻,表达了诗人对归家之路的渴望。"羡归鸿"则用羡慕的语气描绘了诗人看到归来的大雁,暗示了对归乡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词以江上春风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客情、旅途、乡愁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诗词传达出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途的希冀,引发读者对乡愁和家园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李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