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残香穗结

出自宋代蔡伸的《谒金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ú cán xiāng suì jié,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相思切。
触目只供愁绝。
好梦惊回清漏咽。
烛残香穗结
长恨南楼明月。
只解照人离缺。
同倚朱栏飞大白。
今宵风月别。
()
触目,供愁绝,长恨,明月

《谒金门》是宋代蔡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相思切。
触目只供愁绝。
好梦惊回清漏咽。
烛残香穗结。
长恨南楼明月。
只解照人离缺。
同倚朱栏飞大白。
今宵风月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深深的相思之情。他看到一切景物都引起了他的忧愁,美好的梦境被打破,清晨的钟声扰乱了他的心绪。烛光渐渐减弱,香烟袅袅弥漫。长久以来,他一直对南楼明亮的月光怀有深深的遗憾,因为月光只能照亮离他而去的人。他和一个知己一起倚在朱栏上,目送大白鹭飞翔。而今晚,他们将在风月之间分别。

赏析: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内心的相思之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起伏和忧思。作者以触目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突出了他的孤独和离别之苦。清晨的钟声打破了作者美好的梦境,表现了人生无常和瞬息万变的主题。诗中的月光成为了作者长久以来的遗憾,象征着他与离他而去的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最后,诗人与知己共倚朱栏,目送大白鹭飞翔,寓意着友情和离别的无奈。整首诗以清新婉约的笔调展示了作者深情的诗意,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传达了人生离别和相思的情感,引起读者对爱、离别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 存词175首。...

蔡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