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罥乌巾同醉

出自宋代张元干的《水调歌头(为赵端礼作)》,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o juàn wū jīn tóng zu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最乐贤王子,今岁好中秋。
夜深珠履,举杯相属尽名流。
宿雨乍开银汉,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广寒游。
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
露华浓,君恩重,判扶头。
霓旌星节,已随丝管下皇州。
满座烛光花艳,笑罥乌巾同醉,谁问负薪裘。
月转檐牙晓,高枕更无忧。
()
王子,举杯,名流,宿雨,银汉,秋色,浩荡,山河影

《水调歌头(为赵端礼作)》是宋代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最乐贤王子,今岁好中秋。
夜深珠履,举杯相属尽名流。
宿雨乍开银汉,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广寒游。
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
露华浓,君恩重,判扶头。
霓旌星节,已随丝管下皇州。
满座烛光花艳,笑罥乌巾同醉,谁问负薪裘。
月转檐牙晓,高枕更无忧。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对中秋佳节的赞美和祝福,表达了作者对贤王子赵端礼的称赞和祝福之情。在宴会上,夜深了,穿着珍贵的履物,举起酒杯与众多名流共同欢庆。当宿雨过后,银汉(银河)突然闪亮,洗净了玉蟾(指月亮)的秋色,就像人们在广寒宫中游玩一样。巍峨的山河倒映在水面上,特别照亮了岳阳楼。露水的华光浓郁,君王的恩宠沉重,判扶头(古代官员的头衔)表示荣誉。霓旌和星节已经随着丝管的音乐飘落到皇州(古代指京城)。满座上烛光闪烁,鲜花娇艳,笑声中有人戴着乌巾(指官员的帽子)同样陶醉其中,谁会问起负着薪水的人们呢。月亮从屋檐上转到檐牙上,黎明时分,高枕无忧。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中秋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宴会的热闹气氛和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快乐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欢乐、荣耀和宁静的情感。整首诗词节奏明快,用词华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诗词的表现手法,作者展示了对中秋佳节的喜悦和对贤王子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宴会和人生的美好祝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张元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