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云山君去路

出自宋代张元干的《楼上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ōng wàng yún shān jūn qù l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楼外夕阳明远水。
楼中人倚东风里。
何事有情怨别离。
低鬟背立君应知。
东望云山君去路
断肠迢迢尽愁处。
明朝不忍见云山。
从今休傍曲阑干。
()

《楼上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元干。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楼外夕阳明远水,
楼中人倚东风里。
何事有情怨别离,
低鬟背立君应知。

东望云山君去路,
断肠迢迢尽愁处。
明朝不忍见云山,
从今休傍曲阑干。

中文译文:
楼外夕阳照亮远处的水面,
楼中的人倚在吹来的东风里。
为何情感中充满了别离的怨愤,
低着头,背靠着立着的你,你应该知道。

望向东方云山,你离去的路,
让我心断肠绞痛,愁苦无尽之处。
明天早晨我无法忍受再见云山,
从今往后,不再依偎在曲阑干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之情的画面。夕阳映照着远处的水面,楼中的人倚在吹来的东风中,内心充满了别离的怨愤。诗中提到的"低鬟背立"暗示了垂下头并背对着立在身后的人,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和不舍。

诗人望着东方的云山,思念着离去的人,心如断肠,痛苦无尽。他无法忍受明天早晨再见到那座山,因为它会让他回忆起与离去的人的种种苦痛和伤感。于是他决定从现在开始,不再依偎在曲阑干旁,表达了对过去的离别的决绝。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过去的告别。通过描绘夕阳、东风和云山等自然景物,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环境相融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这首诗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离别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并通过艺术的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普世主题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感悟和心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张元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