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高城路

出自宋代王之道的《千秋岁(癸亥重九舟次吴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chǐ gāo chéng l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斜风横雨。
咫尺高城路
红蓼岸,苍葭浦。
滞留春色晚,栖泊邮亭暮。
信杳杳,鹊声近有无凭据。
肠断家何处。
又见重阳度。
多少恨,从谁诉。
黄鸡斟白酒,自促供搜句。
归去好,人生莫被浮名误。
()
斜风,咫尺,滞留,春色

千秋岁(癸亥重九舟次吴江)

斜风横雨。咫尺高城路。红蓼岸,苍葭浦。
滞留春色晚,栖泊邮亭暮。信杳杳,鹊声近有无凭据。
肠断家何处。又见重阳度。多少恨,从谁诉。
黄鸡斟白酒,自促供搜句。归去好,人生莫被浮名误。

中文译文:

千秋岁(癸亥重九舟次吴江)
斜风横雨,高城路近在咫尺。红蓼生长在岸边,苍葭簇拥在江浦。
滞留春色已晚,栖泊邮亭即将入夜。书信远去,鹊声近在,不知是否有凭据。
思念之情令人心碎,家在何处?又见重阳节度。有多少的痛苦,向谁倾诉?
黄鸡斟满白酒,自己促使着寻找佳句。回归故乡是好的,人生不要被虚名所迷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重阳节时心中的孤寂和思乡之情。诗人以斜风横雨、高城路、红蓼岸、苍葭浦等景物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描述的滞留春色晚、栖泊邮亭暮等场景,暗示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处境。诗人感叹自己的家在何处,又见重阳节度,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的最后,诗人以黄鸡斟白酒、自促供搜句的方式,表达了对回归故乡的期盼和对虚名的警示。

整首诗情感真切,用词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展示内心情感,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虚名的警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