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渐晚

出自宋代曹勋的《倚楼人(荼コ)》,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fāng fēi jiàn wǎ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
清明池馆,芳菲渐晚,晴香满架笼永昼。
翠拥柔条,玉铺繁蕊,袅袅舞低襟袖。
秀蓓凝浩露,疑挂六铢衣绉。
檀点芳心,体薰清馥,粉容宜捻春风手。
肯与芝兰共嗅。
向夜阑凝月,素芳依旧。
翦取长梢,青蛟喷雪,挽住晓云争秀。
楼上人未去,常恐风欺雨瘦。
红绡收取,举觞犹喜,窨得醺醺酒。
()
芳菲,永昼,袅袅,襟袖,芳心,春风

诗词《倚楼人(荼コ)》写的是一个春日的清明池馆景色。诗人通过描绘清明池馆中的花草繁盛、芳香四溢的景象,表现出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诗中描述清明池馆的花卉渐渐开放,花香充盈,仿佛白昼一样明亮。垂柳翠绿,细腻的花瓣如玉铺满枝条。花朵轻舞,低垂的袖口犹如风吹着拂动。美丽的花蓓凝结着露水,像是挂着六铢钱一样。柔玉点缀的花心,散发出清香,粉妆的容颜宛如捻动春风。

诗人表示自己愿意与芝兰一起嗅闻花香。夜晚靠近池塘,月光依然照耀着清香。诗人采摘了一截长梢,仿佛一条青龙喷出的雪,卡住了早晨的云霞。楼上的人没有离开,总是担心风雨会把他吹瘦。红绸收了起来,端起酒杯仍然高兴,喝得晕晕乎乎。

整首诗通过具体描绘清明池馆的景色,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以及形容词的堆砌,将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