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这个因缘

出自宋代史浩的《南浦(四月八日)》,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shéi zhī zhè gè yīn yuá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天气正清和,庆西乾、释迦如来出世。
毓质向金盆,祥云布、层霄九龙喷水。
东传震旦,正令此日人人记。
露盘百卉拥金容,香汤争来拂洗。
谁知这个因缘,化众生令求,尘埃脱离。
一点本昭昭,当须向、兹时便知瞥地。
何烦费手,自然作个惺惺底。
若犹未晤,且管令师僧,八丈十二。
()
天气,出世,毓质,金盆,祥云,喷水,震旦,人人,百卉,香汤

《南浦(四月八日)》是宋代诗人史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天气晴朗,欢庆西乾,释迦如来降生。
由黄金盆养育的贤德,祥云飘布,九条龙喷水。
东方传来震旦之音,使得每个人都会记住这一天。
露盘中的百花争相绽放,争相洗涤在金色容器中。
谁知道这个因果关系,引导众生寻求解脱,超越纷扰。
点点光芒本清晰,必然要在这个时刻领悟到。
何必费心动手,自然而然地清醒过来。
如果还未觉悟,就请听从师僧的指引,虔诚追随。

诗意:
《南浦(四月八日)》描绘了一个庄严而祥和的场景。诗人描述了天空晴朗明朗的景象,庆祝释迦如来的降生。通过使用黄金盆和祥云等意象,表达了喜庆和吉祥之意。诗人通过描述清晨的露水,表达了众生追求超越尘世纷扰的愿望,以及通过悟道而获得解脱的可能性。诗人呼吁人们在这样的时刻保持清醒,不必过分费心,自然而然地获得觉悟。如果还未觉悟,诗人建议追随师僧的指引,寻求真理。

赏析:
该诗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宗教和哲学的主题。通过使用象征性的意象,如黄金盆、祥云、九条龙等,诗人创造出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诗中的"露盘百卉拥金容,香汤争来拂洗"表达了众生追求精神净化和超越世俗的愿望。诗人通过"谁知这个因缘,化众生令求,尘埃脱离"表达了通过悟道实现解脱的可能性。最后的几句呼吁人们在觉悟的道路上保持警醒,但也提到了如果还未觉悟,可以寻求师僧的指引。

整体而言,该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追求解脱和超越尘世的思考和呼吁。通过描绘庄严祥和的景象和使用象征意象,诗人创造了一种超越凡俗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宗教和哲学的深远意义。这首诗词富有启迪性,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内心的觉醒。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史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