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江南去

出自宋代李石的《生查子》,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wǎng jiāng nán q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
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
明年花发时,燕语人何处。
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
()
燕子,双语,卷珠帘,燕语,寄书

《生查子》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花开的季节思念远方的情感。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今年花开的时候,燕子成双成对地交谈。
谁愿意一起捲起帘子,与我共同在花丛中居住。
明年花开的时候,燕子的声音会在何处传来?
不妨将书寄来,我将离开这里前往江南。

诗意:
《生查子》通过描绘花开季节中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燕子的叫声、珠帘的比喻,以及离开与到达的情景切换,传达了作者在花开时节内外的心情变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内心的纷扰和牵挂。

赏析:
1. 自然意象:诗人运用了花开、燕子、珠帘等自然意象,将诗情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诗意更加鲜活生动。花开的时节,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背景,燕子的叫声成为了交流的寄托,珠帘则象征着诗人愿意与友人分享一切美好。
2. 心情变化:诗人在第一段描绘了当下,燕子的叫声仿佛与友人亲切交谈;第二段则将情感移向未来,寄托在燕子的声音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踪的牵挂。这种时空转换,凸显了作者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
3. 情感真挚:诗中的“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和“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等表达了作者渴望友人的陪伴和思念之情,真挚而感人。
4. 意境转换:诗人通过描绘明年的情景,将思念和期待融合,将离愁和留恋交织,形成了情感的层次感,也使诗词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李石的《生查子》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情感的丰富和深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外在世界融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石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李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