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相逢无限愁

出自宋代袁去华的《减字木兰花(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è lǐ xiāng féng wú xiàn chó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微红嫩白。
照水横枝初摘索。
一梦扬州。
客里相逢无限愁
黄昏院落。
细细清香无处著。
觅句持觞。
鬓点吴霜不碍狂。
()
嫩白,水横枝,摘索,相逢,院落,清香

《减字木兰花(梅)》是宋代袁去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微红嫩白。
照水横枝初摘索。
一梦扬州。
客里相逢无限愁。
黄昏院落。
细细清香无处著。
觅句持觞。
鬓点吴霜不碍狂。

中文译文:
淡淡的红色嫩白。
照水的横枝初次摘取。
仿佛梦见了扬州。
在客人的住处相遇,无尽的愁绪。
在黄昏的院落里。
细细的清香无处可落。
寻找诗句,举起酒杯。
额上沾染了吴地的霜,却不妨碍狂放之情。

诗意和赏析:
《减字木兰花(梅)》以典雅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寂寞、忧愁的情感,表达了诗人袁去华对客人的惆怅之情。

诗中的减字木兰花(梅)是指梅花,袁去华以微红嫩白的形容词描绘了梅花的美丽。照水横枝初摘索,描述了诗人初次采摘梅花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

诗的第三句“一梦扬州”,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仿佛来到了扬州,暗示了诗人对扬州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客里相逢无限愁。黄昏院落。”描绘了诗人在客人的住处相遇,却因离别而感到无限的愁绪。黄昏的院落给人一种寂寞凄凉的感觉。

后面的两句“细细清香无处著。觅句持觞。”表达了诗人寻求诗句的愿望,举起酒杯,希望能够借酒消愁。

最后一句“鬓点吴霜不碍狂”,描述了诗人额上沾染了吴地(江苏地区)的霜,但这并不妨碍他放纵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纠结和对扬州的思念,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对自由奔放的追求。通过对梅花、客人、黄昏和酒的描写,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物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富有意境的画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袁去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