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含愁啼粉泪

出自宋代沈瀛的《浣溪沙(雨中荷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wéi hán chóu tí fěn lèi,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雨点真珠水上鸣。
更将青盖一时倾。
总是江妃来堕珥,访娉婷。
不为含愁啼粉泪,只因贪爱湿行云。
惟有游鱼篇得意,许成群。
()
雨点,真珠,娉婷,行云,惟有,游鱼,得意,成群

《浣溪沙(雨中荷花)》是宋代诗人沈瀛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点真珠水上鸣,
更将青盖一时倾。
总是江妃来堕珥,
访娉婷。

不为含愁啼粉泪,
只因贪爱湿行云。
惟有游鱼篇得意,
许成群。

译文:
雨点如珍珠,在水面上发出声响,
更将翠绿的荷盖一时倾斜。
总是江妃来到这里解下珍珠耳坠,
拜访美丽的荷花。

不是因为荷花含着忧愁而流泪,
只是因为她贪恋湿润的云雨。
只有游鱼在水中畅快自在,
成群结队地自由畅游。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中的荷花景象。雨点像珍珠一样滴落在水面上,荷花的盖子因为雨水的倾斜而向一侧倾斜。诗人将这美丽的景象与江妃解下珍珠耳坠的动作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江妃的娇美与荷花的美丽相互辉映。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湿润的云雨的迷恋之情,他并不因荷花含着忧愁而流泪,而是因为喜爱湿润的气候。作者通过对比荷花和游鱼的自在自由,表达了自然之美与人的欢愉自由的共通之处。

赏析:
《浣溪沙(雨中荷花)》以婉丽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荷花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自由欢愉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荷花与江妃、湿润的云雨相联系,创造出一个富有诗意和情感的意境。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雨点如珍珠,荷盖如青翠,形象地描绘了雨中荷花的美丽。通过将江妃解下珍珠耳坠与荷花联系起来,使诗中的景物更富有情感色彩。

诗人还通过对比荷花和游鱼的状态,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向往。荷花被雨水打湿,但不因忧愁而流泪,反而因为喜爱湿润而愿意湿润行云。而游鱼在水中畅快自在,成群结队,象征着自由和快乐。

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富有音韵之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表达,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自由的意境中,引发读者对自然之美和自由欢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沈瀛

沈瀛[yíng],字子寿,号竹斋,绍兴三十年进士。吴兴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东安抚司参议。有《竹斋词》1卷,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村丛书》本。...

沈瀛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