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到白发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和郑舜举蔗庵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 shì dào bái fà,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万事到白发,日月几西东。
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
竹树前溪风月,鸡酒东家父老,一笑偶相逢。
此乐竟谁觉,天外有冥鸿。
味平生,公与我,定无同。
玉堂金马,自有佳处著诗翁。
好锁云烟窗户,怕入丹青图画,飞去了无踪。
此语更痴绝,真有虎头风。
()
万事,白发,日月,羊肠,歧路,惯经,风月,鸡酒,东家,父老,一笑,相逢,此乐,冥鸿

《水调歌头(和郑舜举蔗庵韵)》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事到白发,日月几西东。
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
竹树前溪风月,鸡酒东家父老,一笑偶相逢。
此乐竟谁觉,天外有冥鸿。
味平生,公与我,定无同。
玉堂金马,自有佳处著诗翁。
好锁云烟窗户,怕入丹青图画,飞去了无踪。
此语更痴绝,真有虎头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岁月流转、人生百态的主题。诗人通过自述自己白发苍苍,时间如流水般东西流转的现象,表达了人生经历的无常和短暂。他经历了曲折复杂的人生道路,但已经习惯了这种历程。在山间溪水旁,他与友人共享竹林清风和月光,与乡村的老人们共饮鸡酒,他们偶然相遇时一笑相对。然而,这种乐事究竟有谁能真正感受到呢?诗人认为,这种乐事已经超越了尘世的范畴,属于天外的神鸿。他与一位名叫公的友人在人生的品味和追求上是不同的,但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快乐和追求。诗人自称“诗翁”,认为自己有着独特的才情和境界。他喜欢将云烟围绕的窗户锁好,不愿进入红尘的图画之中,他的心思已经飘飞无踪。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痴迷和执着,形容他的情感如狂风般狂放不羁。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述的方式展现了辛弃疾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时光流转、经历曲折的旅程,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他通过山水和友人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向往和珍视。他认为这种乐事是超越尘世的,属于天外的神鸿,显示出他对超越凡俗的追求和境界。诗人与友人在追求快乐和人生品味上有所不同,但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乐事和快乐。诗人自称“诗翁”,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自豪和独特才情的认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以及他的情感狂放不羁的特点。整首诗词通过对岁月流转、人生经历和情感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思维和情感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