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倚修篁

出自宋代高观国的《花心动(梅意)》,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tōu yǐ xiū huá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
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玉清冰洁。
梦忆旧家,春与新恩,曾映寿阳妆额。
绿裙青袂南邻伴,应怪我、精神都别。
恨衰晚,春风意思,顿成羞怯。
犹念横斜性格。
恼和靖吟魂,自来清绝。
斜傍劲松,偷倚修篁,总是岁寒相识。
绿阴结子当时意,到如今、芳心消歇。
小桥夜,清愁倦陪澹月。
()
忆旧,妆额,南邻,精神,衰晚,春风,意思,顿成

诗词:《花心动(梅意)》

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玉清冰洁。
梦忆旧家,春与新恩,曾映寿阳妆额。
绿裙青袂南邻伴,应怪我、精神都别。
恨衰晚,春风意思,顿成羞怯。
犹念横斜性格。
恼和靖吟魂,自来清绝。
斜傍劲松,偷倚修篁,总是岁寒相识。
绿阴结子当时意,到如今、芳心消歇。
小桥夜,清愁倦陪澹月。

中文译文:
碧藓覆盖着枝干,点缀着寒冷的花朵,稀疏中透着玉一般清冷的冰雪。梦中怀念着故乡,春天带来新的恩赐,曾经映照过寿阳妆饰。绿裙青袂的南邻相伴,也许怪我,精神都离开了。对衰老的晚年感到懊悔,春风的意义突然变得害羞腼腆。仍然怀念着那倾斜的性格。恼怒和静谧的吟唱之魂,自始至终都是清幽独特的。斜靠在坚硬的松树旁,偷偷依靠修竹,岁月寒冷中相互结识。绿荫下结出果实,当时的意义已经消逝。在夜晚的小桥上,清冷的忧愁陪伴着淡淡的月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对梅花的情感表达,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梅花被描绘成碧藓覆盖的枝干,寒冷中点缀着花朵,清冷如玉。这种形象寓意着梅花的坚强和清高,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仍能绽放迷人的花朵。

诗中提到了作者怀念故乡和春天带来的新恩赐,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回忆和对新生活的期待之情。然而,作者却感到自己精神的离散,对此他感到懊悔和遗憾。

诗中还描述了作者对自己衰老晚年的感叹,春风带来的美好意义却使他感到羞怯和不安。他仍然怀念着自己那倾斜的性格,这可能指的是他那独特的个性和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用斜傍在松树旁和依靠修竹的形象描绘了岁月中相互结识的情景。绿荫下结出的果实象征着曾经的美好,但如今已经消逝。在夜晚的小桥上,清冷的忧愁与淡淡的月光相伴,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绪的迷离。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梅花的形象和表达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感慨,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梅花作为寒冬中的坚强花卉,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诗人通过描写梅花、回忆故乡和春天的来临,表达了对美好和新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精神的离散和衰老晚年的痛感。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营造出一种忧愁而寂寥的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高观国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高观国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