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看遍江南画

出自宋代方千里的《渡江云》,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xī kàn biàn jiāng nán huà,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长亭今古道,水流暗响,渺渺杂风沙。
倦游惊岁晚,自叹相思,万里梦还家。
愁凝望结,但掩泪、慵整铅华。
更漏长,酒醒人语,睥睨有啼鸦。
伤嗟。
回肠千缕,泪眼双垂,遏离情不下。
还暗思、香翻香烬,深闭窗纱。
依稀看遍江南画,记隐隐、烟霭蒹葭。
空健羡,鸳鸯共宿丛花。
()
长亭,古道,水流,风沙,倦游,岁晚,自叹,凝望,铅华,人语,睥睨,啼鸦

《渡江云》是宋代诗人方千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渡江云
长亭今古道,水流暗响,渺渺杂风沙。
倦游惊岁晚,自叹相思,万里梦还家。
愁凝望结,但掩泪、慵整铅华。
更漏长,酒醒人语,睥睨有啼鸦。
伤嗟。回肠千缕,泪眼双垂,遏离情不下。
还暗思、香翻香烬,深闭窗纱。
依稀看遍江南画,记隐隐、烟霭蒹葭。
空健羡,鸳鸯共宿丛花。

中文译文:
渡江的云
长亭上今古的道路,水流发出低沉的声响,模糊中夹杂着风沙。
疲倦的旅行惊醒了年华晚期,自叹思念之情,梦里万里归家。
愁绪凝结,只得掩盖泪水,懒得整理那些妆饰。
时钟声长久,酒醒后人说话,眼神中有哀鸦的凝视。
伤感。回肠千缕,泪水双垂,抑制不住离别之情。
暗暗思念,那香翻飞如烟烬,深深地掩闭窗纱。
依稀看到江南的画卷,记忆中隐隐约约,烟雾蒙葱。
空虚地羡慕,鸳鸯共宿在丛花之间。

诗意和赏析:
《渡江云》表达了诗人方千里在旅途中的思念之情和对归家的渴望。诗词以描写长亭、水流、风沙等景物为开端,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诗人的旅途愈发疲倦,感触到岁月已晚,自叹思念之情,渴望回到家乡。诗中的愁思和泪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别之痛,他用铅华来形容自己的妆饰,显示出他懒得修饰外表,只想快速回家。诗中的酒醒人语和眼神中的哀鸦,揭示了诗人醒悟于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他回想起江南的画卷,记忆中的风景如烟雾般朦胧。他感到羡慕那些在丛花中共宿的鸳鸯,而自己却在旅途中孤单寂寞。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物和诗人的内心体验,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思乡之情。

《渡江云》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方千里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中的孤独感的描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水流暗响、愁凝望结、掩泪慵整铅华等,给诗词增添了一种朦胧而深沉的美感。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共鸣,以及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整体而言,诗词《渡江云》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内心的抒发,传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离别的痛苦。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增添了诗词的艺术美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情的表达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千里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信安人。生卒年均不详,据况周颐考证,为“孝宗时人”。官舒州签判。其他事迹不详。千里会和周邦彦词,有和清真词一卷。《四库总目》或以杨泽民所和,合刻为三英集,傅於时。...

方千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