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不能寸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水调歌头(送制参向君玉归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ì wǎn bù néng cù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薄酒长亭别,饱饭故园归。
两年婉婉席上,甘苦每同之。
_骥群中独步,麋鹿兴前不瞬,孰可与争驰。
力挽不能寸,健翮遽斜飞。
经营事,艰难状,老天知。
区区塞马得失,一笑付观棋。
用则风云万里,不用烟霞一壑,两鬓未应丝。
回首乌樯外,鸥鸟自忘机。
()
薄酒,长亭别,故园,婉婉席,甘苦,骥群,独步,麋鹿,不瞬,不能,健翮

《水调歌头(送制参向君玉归里)》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薄酒长亭别,饱饭故园归。
两年婉婉席上,甘苦每同之。

中文译文:
喝着淡薄的酒,我在长亭与你告别,
吃饱了家乡的美食,我要回到故园。

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共同度过了甜蜜与苦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离别和归乡的情感。诗人李曾伯与君玉在长亭告别,李曾伯吃饱饭后要回到自己的故园。两人在过去的两年中共同经历了甜蜜和苦楚。

诗中使用了一些动物的比喻,如"骥群中独步"和"麋鹿兴前不瞬",表达了李曾伯在众多人中独树一帜,以及他奋发向前的精神。他意识到自己难以与其他人竞争,力量有限,羽翼犹如翻飞的鸟,无法力挽狂澜。

诗中还提到了经营事业的艰难,表示天知道自己的辛劳。李曾伯将胜败看得很开,对于他来说,胜败就像观棋一样,一笑付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心态。他认为,只有在利用自己的才能时,才能创造出伟大的成就,而不利用自己的才能就像一条沟壑,没有任何价值。他的鬓发尚未出现丝丝白发。

最后,诗人回首看长亭之外,看到海鸥和飞鸟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人间的纷扰。这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和宁静的心情。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归乡和人生的追求。诗人通过动物的比喻和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奋斗和豁达心态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