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起匆匆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浪淘沙》,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g qǐ cōng cō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
昨夜雨兼风。
断送残红。
老塞犹自著帘栊。
为问香篝人语道,翠被还重。
何处有疏钟。
惊起匆匆
惜春休放酒杯空。
芳草天涯寒食又,归兴尤酉农。
()
断送,犹自,帘栊,人语,疏钟,惊起,匆匆,酒杯,寒食

《浪淘沙》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夜雨兼风。
断送残红。
老塞犹自著帘栊。
为问香篝人语道,
翠被还重。
何处有疏钟。
惊起匆匆。
惜春休放酒杯空。
芳草天涯寒食又,
归兴尤酉农。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雨夹着风在昨夜里吹落了最后的残红。即使是老边关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它依然挂起了帘栊,仿佛在与人们分享春天的喜悦。诗人问道:哪里还有那清脆的钟声?人们惊慌地从梦中惊醒,惜春的心情不再举起酒杯空饮。芳草依然延伸到天涯,而寒食节的归乡兴致尤为浓厚。

赏析:
《浪淘沙》是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痴迷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的春雨和风将残留的红花吹落,象征着春天的过去和新生的到来。老边关作为荒凉地带,却依然能感知到春天的气息,这种景象传递了春天的力量和生机。诗人对于香篝和疏钟的描绘,展示了他对春天气息的渴望,以及对春天节庆和欢乐的向往。

诗中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春光易逝的珍惜。人们在春天的到来中匆匆忙忙地惊醒,这一刹那的惊慌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流逝。诗人呼吁人们珍惜春天的美好,不要空过时光,而是要用心去感受和享受。最后的两句描述了寒食节的归乡兴致,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的描绘,营造出浓厚的春天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