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眉新月西挂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水调歌头(蒲制帅以喜雨韵为寿,和以谢之)》,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méi xīn yuè xī guà,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两岁是六_,万里客他州。
一眉新月西挂,又报桂花秋。
想见吴中稚子,已办秫田数顷,更种橘千头。
堪笑新亭酒,空效楚人囚。
饭甘粗,衣任恶,屋从湫。
世缘道眼看破,闻早问先畴。
这服清凉散子,多在病坊弗悟,美_甚时瘳。
膏秣归盘去,无乐亦无忧。
()
新月,桂花,想见,稚子,空效

这首诗词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水调歌头(蒲制帅以喜雨韵为寿,和以谢之)》。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调歌头(蒲制帅以喜雨韵为寿,和以谢之)》

两岁是六_,
万里客他州。
一眉新月西挂,
又报桂花秋。

想见吴中稚子,
已办秫田数顷,
更种橘千头。

堪笑新亭酒,
空效楚人囚。
饭甘粗,衣任恶,
屋从湫。

世缘道眼看破,
闻早问先畴。
这服清凉散子,
多在病坊弗悟,
美_甚时瘳。

中文译文:

年纪虽小只有六岁,
却远客他乡万里州。
一弯新月西边挂,
又传来桂花的秋香。

想见到吴中的稚子,
已经办好了几顷秫田,
还种植了千头橘树。

可笑新亭的酒,
空效仿楚人囚。
饭菜虽粗,衣服任恶,
房屋来自沼泽。

世缘道眼看破,
早听说先畴。
这服清凉的散子,
多在病坊不懂得,
很美好时病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琐碎细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年纪虽小但已成为远客,离开家乡到了陌生的地方。新月的出现和桂花的香气传来,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诗人怀念吴中的稚子,同时也展示了他在吴中的成就,已经办好了一片片的秫田,种植了许多橘树。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和自然丰饶的向往。

接下来,作者以幽默的方式描述了新亭的酒,以及他们仿效楚人的囚禁状态。作者用粗糙的饭菜和破旧的衣服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况,房屋也只能依靠湿地。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世间事物的看透。他认为世缘和道理都是虚幻的,早已看破,听说了先人的智慧。他提到了一种清凉的药物,这种药物常在病坊中使用,许多人却不理解其美好的功效,只有在病愈时才能真正领悟。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和感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