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成玉屑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沁园春(乙卯咏桂)》,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suì chéng yù xiè,诗句平仄:仄平仄仄。
晚出千林,中立三秋,清哉此花。
自鹫峰移下,碎成玉屑,蟾宫分到,缀作金葩。
粟许来微,薰天声价,较楚蕙庾梅还韵些。
真奇处,但餐沆瀣,不染繁华。
酒边一笑婆娑。
疑香醉山中尊者家。
怅尘埃俗状,强颜羞对,风骚墨客,乐事堪夸。
月照才清,露浓尤馥,饮待夜深应更佳。
姑容我,胆瓶斜插,卧看窗纱。
()
中立,清哉,移下,蟾宫,金葩,声价,奇处,沆瀣,不染

《沁园春(乙卯咏桂)》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下面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晚出千林,中立三秋,清哉此花。
自鹫峰移下,碎成玉屑,蟾宫分到,缀作金葩。
粟许来微,薰天声价,较楚蕙庾梅还韵些。
真奇处,但餐沆瀣,不染繁华。
酒边一笑婆娑。
疑香醉山中尊者家。
怅尘埃俗状,强颜羞对,风骚墨客,乐事堪夸。
月照才清,露浓尤馥,饮待夜深应更佳。
姑容我,胆瓶斜插,卧看窗纱。

诗意:
这首诗是李曾伯咏桂的作品,主要描写了晚秋赏桂的情景。诗人从桂花自身的特性入手,将它与其他名花相比较,既表现了桂花独有的清雅之气,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领悟和欣赏。

赏析: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形象深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首先,诗人描绘了桂花的美丽,用“自鹫峰移下,碎成玉屑,蟾宫分到,缀作金葩”来形容桂花的美妙。桂花的香气很浓,诗人用“粟许来微,薰天声价”来形容桂花的香气之美。其次,诗人用“较楚蕙庾梅还韵些”来比喻桂花比其他名花更优美。最后,诗人在酒边一笑,表现出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疑香醉山中尊者家”则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