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引薰风

出自宋代陈著的《绮罗香》,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chàn yǐn xūn fē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霁晓楼台,斜阳渡口,凉腋新声初到。
占断清阴,随意自成宫调。
看取次、颤引薰风,想无奈、露餐清饱。
有时如、柔袅琴丝,忽如笙咽转娇妙。
谁知忧怨极处,轻把宫妆蜕了,飞吟枝杪。
耳畔如今,凄感又添多少。
愁绪正、萦绕妆台,怎更禁、被他相恼。
送残音、立尽黄昏,月明深院悄。
()
斜阳,渡口,自成宫,看取,薰风

《绮罗香》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著。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绮罗香
霁晓楼台,斜阳渡口,凉腋新声初到。
占断清阴,随意自成宫调。
看取次、颤引薰风,想无奈、露餐清饱。
有时如、柔袅琴丝,忽如笙咽转娇妙。
谁知忧怨极处,轻把宫妆蜕了,飞吟枝杪。
耳畔如今,凄感又添多少。
愁绪正、萦绕妆台,怎更禁、被他相恼。
送残音、立尽黄昏,月明深院悄。

译文:
缤纷芳香
清晨万物清晰,阳光斜照渡口,微风拂过腋下,新声初次传来。
占据了清凉的阴影,自由地形成宫调。
看着次第汇聚的音符,颤动引来芬芳的风,想象着无奈,露水餐宵的清香。
有时像柔美的琴弦,忽然又像笙箫的婉转动人之处。
谁知道忧愁极致时,轻轻褪去了宫廷的妆饰,在枝头飞舞吟唱。
此刻在耳边,又增添了多少凄凉的感受。
愁思缠绕在妆台周围,怎能禁止自己被它所困扰。
送走了残余的音符,黄昏渐渐消失,月光明亮,深院寂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绮丽的描写展示了一幅清晨的景象。楼台上的人们迎接着晨光,斜阳照射在渡口上,微风吹拂着他们的腋下,带来了清新的声音。作者描述了这个景象,并将其比喻为宫调,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妙。

诗中通过对音乐的描写,表现了音符的连续变化和丰富多样的音色。有时候,音乐像柔美的琴弦,轻柔而优雅;有时候,又像笙箫的婉转动人,充满了娇媚和美妙。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透露出一丝忧愁。作者写道,谁知道忧愁到了极点时,轻轻地褪去了宫廷的妆饰,在枝头飞舞吟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愁和痛苦。诗的最后,作者描述了黄昏的时刻,残余的音符被送走,月光明亮而寂静。整首诗通过对景象和音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示了世界的美丽和复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