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今是何时

出自宋代陈著的《祝英台近(次韵前人咏盘莲)》,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huí shǒu jīn shì hé shí,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平。
小盆池,新压藕,翠盖已擎雨。
巧弄红妆,明艳便能许。
自怜华发萧萧,风流无分,醉时眼、何妨偷觑。
黯然伫。
回首今是何时,逢花笑还语。
梦里西湖,双落泪如缕。
斜阳十里烟芜,六桥风浪,有谁掉、采莲舟去。
()
盆池,翠盖,红妆,明艳,自怜,华发,萧萧,风流,偷觑

《祝英台近(次韵前人咏盘莲)》是宋代陈著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盆池,新压藕,
翠盖已擎雨。
巧弄红妆,明艳便能许。
自怜华发萧萧,
风流无分,醉时眼、何妨偷觑。
黯然伫。回首今是何时,
逢花笑还语。
梦里西湖,双落泪如缕。
斜阳十里烟芜,
六桥风浪,有谁掉、采莲舟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景象,即在小盆池中盛开的盘莲。莲花盖上的翠叶已经承载着雨水。莲花明艳动人,巧妙地妆点着它,如此美丽的莲花,自己却感到年华渐逝,风流不再,只能在醉时偷偷地注视它。诗人黯然伫立,回首往事,不知是何时。当他遇到花朵时,花儿回应着他的微笑和言语。他在梦中看到西湖,心中不禁落下了泪水。夕阳斜照下的十里烟芜,以及桥上风浪起伏,他想知道有谁会驾着采莲的船去那里。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盘莲为中心,通过莲花的美丽与作者自身的情感进行了对比。莲花明艳而娇媚,而作者则自怜自艾,感叹自己的年华已逝,风流不再。他在醉酒时偷偷注视莲花,表达了一种对美的渴望和无奈。诗人通过回首、梦境等手法,展示了他对过去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失望。最后,诗人借夕阳下的烟芜和风浪起伏的景象,表达了对未知的渴望和追求,他想知道是否还有人会去那里采莲,象征着对新的生命和希望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感伤的情感和对追求美与希望的探寻为特点,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外部世界相结合,让读者在欣赏文字之余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