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同瘦

出自宋代陈允平的《月上海棠》,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ǔ chūn tóng shòu,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游丝弄晚,卷帘看处,燕重来时候。
正秋千亭榭,锦窠春透。
梦回褪浴华清,凝温泉、绛绡微皱。
芳阴底,人立东风,露华如昼。
宜酒。
啼香泪薄,醉玉痕深,与春同瘦
想当年金谷,步帷初绣。
彩云影里徘徊,娇无语、夜寒归后。
莺窗晓,花间重携素手。
()
游丝,卷帘,重来,时候,温泉,东风

《月上海棠》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允平。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游丝弄晚,卷帘看处,
燕重来时候。
正秋千亭榭,锦窠春透。
梦回褪浴华清,凝温泉、绛绡微皱。
芳阴底,人立东风,露华如昼。
宜酒。
啼香泪薄,醉玉痕深,与春同瘦。
想当年金谷,步帷初绣。
彩云影里徘徊,娇无语、夜寒归后。
莺窗晓,花间重携素手。

诗意: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优美而富有情感的场景。诗人描述了游丝飘舞、卷帘凭栏的情景,燕子再次回来的时候。秋千荡漾在亭榭上,锦窠里透出春光。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华清温泉的梦幻时光,温泉中的红绡微微皱起。在芳阴的底下,人立在东风中,露水闪烁如同白昼。诗人赞美了酒的美妙。他描述了花香中的泪水轻柔,醉人的玉肌上有深深的痕迹,与春天一同苍瘦。回忆起过去在金谷时的美好时光,步行在初绣的帷幕下。在彩云的映衬下徘徊,娇柔的女子无言地回到寒冷的夜晚。黎明时分,莺鸟唤醒,花丛中重拥素手。

赏析:
《月上海棠》描绘了一幅浓郁的秋天画面,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世态。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细腻,如游丝弄晚、燕子重返、秋千荡漾等,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情感。诗中的华清温泉和金谷等地名,增加了唐宋时代文人的浪漫情怀和对往事的怀念。

诗词中融入了一些意象和隐喻,如锦窠春透、露华如昼、啼香泪薄等,这些形象的运用使诗句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诗人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词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情感细节,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融入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情感的表达。这些元素使得《月上海棠》成为一首优美动人的诗词,引发读者对美好时光和生活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陈允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