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升苍弁

出自宋代净端的《渔家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lún míng yuè shēng cāng bià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浪静西溪澄似练。
片帆高挂乘风便。
始向波心通一线。
群鱼见。
当头谁敢先吞咽。
闪烁锦鳞如闪电。
灵光今古应无变。
爱是憎非都已遣。
回头转。
一轮明月升苍弁
()
乘风,一线,当头,吞咽,闪烁,锦鳞,闪电,灵光,无变,回头

《渔家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净端。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

浪静西溪澄似练,
片帆高挂乘风便。
始向波心通一线,
群鱼见。当头谁敢先吞咽。
闪烁锦鳞如闪电,
灵光今古应无变。
爱是憎非都已遣,
回头转。一轮明月升苍弁。

译文:
西溪波浪平静,清澈如练。
一帆高挂乘风迅速前行。
初次驶入波心,一线相通,
群鱼见之,谁敢冒头先吞咽。
闪烁的锦鳞如闪电般耀眼,
这灵光,今古间应该永恒不变。
爱与憎,纷争已被舍弃,
转身回头,一轮明月升起,照耀苍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渔家人的傲然豪情和自信。诗中的渔家人驾驶着一艘船,在宁静的西溪上行驶。诗人运用生动的描写,将西溪的波浪比作平静如练,形容船只快速前行,迎风扬帆。当船只初次进入波心,船身与波浪相连,仿佛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契合。鱼群见到船只,谁敢冒头先扑食呢?这里表达了渔家人的自信和傲视群鱼的态度。

诗中描绘的锦鳞闪烁如闪电,是对鱼群的形象描写,同时也暗喻着渔家人的技艺高超和眼光犀利。灵光的存在,使得这种景象在古今间不会有任何改变,也象征着渔家人的智慧和经验所带来的恒定与坚持。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爱与憎、喜与非的舍弃,表达了渔家人无私的心态。他们已经抛弃了情感的纷争,转身回头,迎接升起的明月。明月高悬于苍穹,给予了渔家人以宁静、安详的氛围,也昭示出渔家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整首诗以渔家人的傲然态度和对自然的把握为主题,描绘了他们在西溪上的自信、智慧和心境。通过对渔家人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一种超越纷争、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净端

(1030或1032—1103)宋僧。归安人,俗姓丘,字明表,号安闲和尚。通经史,善诗书。肄业吴山解空讲院,参龙华齐岳禅师,得悟,因翻身作狻猊状,世称端狮子。后住湖州西余山,佯狂不羁,而辩才猛锐,名动四远,章惇等皆与之游。有《吴山集》。...

净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