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前信息

出自宋代黄裳的《蓦山溪(腊日游尧山)》,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qián xìn xī,诗句平仄:平平仄平。
春前信息,到处欢声满。
旌旆出西郊,拥笙歌、婵娟两畔。
东巡事往,空有雪中山,仙驭悄,古风间,谩动吟人叹。
天边身世,况值重华旦。
击坏访遗民,想如云、望中不断。
功名休论,齐楚共唐虞,开口笑,插花归,更候清秋晚。
()
信息,笙歌,有雪,古风,身世,况值

《蓦山溪(腊日游尧山)》是宋代黄裳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蓦山溪(腊日游尧山)》
春前信息,到处欢声满。
旌旆出西郊,拥笙歌、婵娟两畔。
东巡事往,空有雪中山,仙驭悄,古风间,谩动吟人叹。
天边身世,况值重华旦。
击坏访遗民,想如云、望中不断。
功名休论,齐楚共唐虞,开口笑,插花归,更候清秋晚。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天之前的消息,到处充满欢声。
旌旗在西郊升起,笙歌和美丽的女子相伴。
东巡的事情已经过去,只剩下雪山,仙驭悄悄,古风之间,无端地触动吟唱者的叹息。
身处天边的人生境遇,更何况是在重要的时刻。
打破禁忌去寻找遗民,想象像云一样,望不尽的远方。
功名已经不再谈论,齐楚与唐虞共同,开口笑,插花归,更期待着清秋的晚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尧山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的开篇以春天来临之前的消息为入口,描绘了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的景象,预示着喜庆和繁荣的到来。接着,诗人描绘了东巡时的盛况,旌旗招展,笙歌欢乐,美丽的女子们在旁边陪伴,展现了一幅热闹喜庆的画面。

然而,接下来的几句诗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人提到东巡事情已经过去,只剩下雪山,仙驭悄悄,古风之间,这里表达了对现实的冷漠和遗憾。诗人感叹现实中的吟唱者们只是受到了一时的触动,而无法真正领会到诗人内心的苦闷。

然后诗人提到了身处天边的人生境遇,表示自己正处在重要的时刻,暗示了自己有着追求功名的心愿。击坏访遗民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打破限制去追寻过去辉煌时代的遗迹,而想象如云、望中不断则表现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与憧憬。

最后几句诗则回归到现实,诗人表示功名已经不再谈论,而是齐楚与唐虞共同,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功名利禄,追求更高尚的境界。开口笑,插花归则表达了对现实的释然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更候清秋晚,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清秋时节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喜庆、东巡盛况、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越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通过描绘热闹喜庆和静寂雪山的对比,以及对过去和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和自由境界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黄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