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盖君王

出自唐代卢照邻的《琴曲歌辞·明月引》,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fēi gài jūn wá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
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
浮云卷霭,明月流光。
荆南兮赵北,碣石兮潇湘。
澄清规于万里,照离思于千行。
横桂枝于西第,绕菱花于北堂。
高楼思妇,飞盖君王
文姬绝域,侍子他乡。
见胡鞍之似练,知汉剑之如霜。
试登高而极目,莫不变而回肠。
()
鸿雁,苍苍,明月,流光,澄清,规于

《琴曲歌辞·明月引》是唐代卢照邻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洞庭湖波涌,雁飞天空,风声瑟瑟,田野苍苍。飘逸的浮云卷起迷雾,明亮的月光如流水般闪烁。描写了千里澄净的景色,照亮了内心的思念万行。在荆南和赵北之间,碣石和潇湘的地方,枝桠横亘于西第,菱花围绕于北堂。诗人描绘了思念高楼中的妇人,追忆帝王的车马,想起了随从他乡的宫女。看到像胡鞍一样练达的马鞍,感受到汉剑般冰冷的寒意。诗人试图登上高处来眺望,却发现一切都在变化,返观内心悲苦。

中文译文:
洞庭湖波起,鸿雁翱翔,
风声微微,大地茫茫。
浮云卷飘渺,明月流光。
荆南在这边,赵北在那边。
碣石山峦,潇湘江水。
明净延绵千里,照亮思念千般。
横桂枝于西第,绕菱花于北堂。
高楼里思念妇人,君王眺望,飞盖无边。
贵族美女远在域外,陪伴百官,身处他乡。
看见像胡人马鞍一样锋利的武器,感受到汉剑如冰霜。
试着登高远眺,却发现一切都在变化,回忆让人心痛不已。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洞庭湖的波涛和飞翔的雁鸟,以及风声和浮云,展现了美丽而广阔的自然景象。明亮的月光和清澈的湖水,照亮了思念和遥远的内心。荆南和赵北的对比,以及碣石和潇湘的地名,增加了诗词的地域感。描绘高楼思妇和飞盖君王的情景,以及文姬绝域和侍子他乡的境遇,展示了宫廷的寂寞和内心的痛苦。诗词中的胡鞍和汉剑则象征着荒凉和冷漠,而登高远眺却让人发现一切都在变化,引发了回肠转意的思索。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相结合,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给人一种深沉而思索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卢照邻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