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萝蔽幽洞

出自唐代李白的《姑孰十咏·灵墟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ōng luó bì yōu dò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
世人,拂衣,隐处,不知,海归

诗词《姑孰十咏・灵墟山》是唐代李白所作,讲述了丁令逝世后,脱下凡俗之衣而踏上仙缘之路。他通过九丹炼化,最终与仙云一同飞离人世。灵墟山上,绿松和茂密的蔓藤遮掩着隐秘的洞穴,桃花和杏花也在深深的隐蔽之处。不知丁令已成为仙鹤,开始在广阔的辽海上自由飞翔了多少次。

译文:

丁令辞世人,
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
方随五云去。
松萝蔽幽洞,
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
辽海归几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出了丁令脱离尘俗、修炼成仙的过程。诗中通过动人的描写,展示了灵墟山的神秘美丽,以及丁令从凡人走向仙境的奇幻之旅。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如松萝、桃杏和鹤,来增添诗词的神秘感和浪漫主义色彩。通过诗中的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修仙之路的艰辛和美好,以及那种追求自由和超凡的理想精神。

诗词写的是理想和追求,是一种境界和超凡的心灵旅程。灵墟山是一个象征意义上的修仙之地,表达了李白对于超越物质尘世的向往和追求。灵墟山的自然景色和神秘氛围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置身仙境的感受。

整首诗以形象细腻、气势磅礴的语言,烘托了丁令修仙的奇幻之旅。通过描写山洞、花草和海洋等自然景物,增强了诗词的艺术表现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魔幻和浪漫的境界。这种浪漫主义的趣味给人一种放松悠闲的感觉,启发了人们对于追求理想和超脱尘世生活态度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