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东去市朝变

出自唐代许浑的《故洛城(一作登故洛阳城)》,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ǐ shēng dōng qù shì cháo bià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

《故洛城(一作登故洛阳城)》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许浑。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禾黍离离:指庄稼离散,不再丰茂。半野蒿:野蔬菜长满的半块田地。
昔人城此:以前居住在城里的人们,如今早已不知城市的劳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辉煌繁盛的洛阳城,如今已变得荒凉萧瑟。禾黍稀疏,野蔬菜盖满了半个田地,显示了城市的废弃和人们的离散。城市的辉煌往事已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水声东去:形容洛阳的河水流向东去。市朝变:城市的繁华已渐渐消失。
山势北来:北方的山势向城市逼近,宫殿高耸入云。
这两句表达了洛阳的历史更迭和城市变迁。水声流去,城市的繁华已逐渐消失,山势蔓延而来,宫殿高耸,显示了洛阳城的历史底蕴和壮丽景观。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鸦噪:指乌鸦的声音。暮云:晚霞。古堞:古老的城墙。
雁迷:鸿雁迷失方向。空壕:指满是积水的城壕。
这两句描绘了洛阳城的凄凉景象。乌鸦乱叫,晚霞将归,显示了城市的衰败和沉寂。鸿雁迷失方向,冷雨滂沱,城壕之上空无一人,暗示了城市的荒芜和寂寞。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缑岭:洛阳的一个古山名。登仙子:指在缑山上登高。吹笙:吹奏笙乐。醉碧桃:醉花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洛阳古城的怀念和热爱。诗人怜惜着缑岭上的仙子,形容洛阳的山川秀丽和灿烂的文化艺术。诗人仍然吹奏笙乐,在洛阳的绿草丛中陶醉,显示出对这座古城的热爱和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洛阳城的废弃和衰败,展示了历史更替和城市变迁的主题。诗中交织了曾经的繁华和如今的荒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洛阳古城的怀念和热爱。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许浑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