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举君苜蓿盘

出自宋代苏轼的《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并崔度贤良》,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ù nián jǔ jūn mù xu pá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宛丘先生自不饱,更笑老崔穷百巧。
一更相过三更归,古柏阴中看参昴。
去年举君苜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
今年还看去年月,露冷遥知范叔寒。
典衣自种一顷豆,那知积雨生科斗。
归来四壁草虫鸣,不如王江长饮酒。
(王江,陈州道人。
()

《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并崔度贤良》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苏轼在八月十日的夜晚观赏月亮时的心情,并以此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变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宛丘先生自不饱,
更笑老崔穷百巧。
一更相过三更归,
古柏阴中看参昴。

去年举君苜蓿盘,
夜倾闽酒赤如丹。
今年还看去年月,
露冷遥知范叔寒。

典衣自种一顷豆,
那知积雨生科斗。
归来四壁草虫鸣,
不如王江长饮酒。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在八月十日的夜晚观赏月亮,看到了参宿星座,这是一组七颗星星的星座,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中的"宛丘先生"和"老崔"是指两位友人,分别代表了诗人年轻时的心境和现在的境遇。宛丘先生自不饱,意味着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追求;而老崔则代表了现实的困境和物质的匮乏。

诗词中提到了去年和今年,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岁月更迭的无情和人生的变化。去年举杯共饮的情景已成往事,而今年再看去年的月亮,感觉露水的寒冷,暗示了岁月的冷酷和人事的无常。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人自种了一顷豆,希望自给自足,但没想到雨水积聚,却无法收获丰收。归来时四壁草虫鸣,意味着家境贫寒,生活艰辛。与此相对比的是王江长饮酒,暗示了无忧无虑的生活。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物质困境和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对月亮的观赏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岁月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慨,以及对物质困境和现实生活的反思和不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