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庭不扫携藤杖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晚秋闲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ū tíng bù sǎo xié téng zhà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地僻门深少送迎,披衣闲坐养幽情。
秋庭不扫携藤杖,闲蹋梧桐黄叶行。
()
送迎,闲坐,幽情,秋庭,藤杖

晚秋闲居

地僻门深少送迎,
披衣闲坐养幽情。
秋庭不扫携藤杖,
闲蹋梧桐黄叶行。

中文译文:
在偏僻的地方,门深处几乎没有人来送迎。
我披上衣服,闲坐着陶冶幽情。
秋天的庭院没有打扫,我携带着藤杖,
漫步在黄叶飘落的梧桐树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秋的闲居景象。诗人身处偏僻的地方,门深处少有人来往。他披上衣服,静坐在屋里,享受孤独的自在。秋天的庭院荒芜,没有人打扫,诗人带着藤杖,自由自在地在黄叶漫天的梧桐树下漫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的地僻门深和少送迎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在尘世中渴望独处的心态。他披衣闲坐,养幽情,将自然与心灵融为一体。诗人没有倚赖外物,也没有被随波逐流的繁华所迷惑,他选择了跳脱尘世喧嚣,享受孤独和自由的生活。秋庭不扫,携藤杖踏黄叶的描绘,更加突出了诗人追求宁静与自然的态度。整首诗朴素而淡雅,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理念,充满了诗人对自由与幸福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