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情有报复

出自宋代朱翌的《送郑公绩赴试金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ù qíng yǒu bào fù,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君到洗沐已,蜡屐款北山。
吾祖山中人,凛然千载颜。
其旁马鬣封,近去龙衮间。
通鉴恰施行,新经宜少删。
世上有公议,渠自明忠奸。
物情有报复,天道则好还。
()
洗沐,蜡屐款,吾祖,凛然,通鉴,施行,公议,忠奸,物情,天道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是一首宋代朱翌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到洗沐已,蜡屐款北山。
我祖山中人,凛然千载颜。
其旁马鬣封,近去龙衮间。
通鉴恰施行,新经宜少删。
世上有公议,渠自明忠奸。
物情有报复,天道则好还。

诗意:
这首诗词是朱翌送郑公绩赴金陵参加考试的作品。诗人描绘了郑公绩离别的情景,并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祝福。诗人通过描述郑公绩整洁的仪容和他祖先的威严,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诗人还提到了通鉴和新经,暗示郑公绩应当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应该删减重要的经典。最后几句中,诗人谈到了世间有关郑公绩的议论,认为郑公绩自有明辨忠奸的能力,物情会有报应,天道会还好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郑公绩的钦佩和祝福之情。首句描绘了郑公绩准备好离开的场景,随后通过描写他整洁的仪容和与祖先的联系,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质。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郑公绩学识广博的期望,希望他不要删减重要的经典,继续学习和传承。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郑公绩能够明辨是非、受到天道保佑的信任和期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了朱翌对郑公绩的敬佩和对正直品德的崇尚。诗人通过描述郑公绩的形象和对他的期望,展现了对德才兼备的人的推崇和赞美。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德行和学识的高度重视,以及他们对道德和天道的信仰与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是对郑公绩的礼赞,也是对正直美德的讴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朱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