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蒿下禽

出自宋代张耒的《感春十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gù hāo xià qín,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
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
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
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
()
天壤,三叹,复一沉

《感春十三首》是宋代张耒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春天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
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
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
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诗人以长啸的方式仰望天空,手抚白玉琴,表达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诗人对自己的音乐才华深感惋惜,因为只有他自己才真正了解自己音乐的美妙。他的琴声婉转动人,时而高扬,时而低沉,如一位妩媚而又矜持的俗世女子。他的琴声高飞如灵凤,冲破云霄,不顾蒿下的普通禽鸟。

诗词的下半部分转向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在描述两种不同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有些人选择追求物质享受,却得不到真正的满足;有些人贪图财富的积累,却忽略了内心的得失。诗人认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是人生的命运所决定,荣辱与穷通相互交替。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生活,他依然坚持躬耕不辍,用自己的琴声来表达心中的感慨,仿佛是古代的梁父。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人以自己的琴声来表达内心情感,并对人生的选择和命运进行了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