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溪路转深

出自唐代裴迪的《木兰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án xī lù zhuǎn shē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苍苍落日诗,鸟声乱溪水。
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
落日,溪水

《木兰柴》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是裴迪。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苍苍落日诗,鸟声乱溪水。
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首句"苍苍落日诗"描绘了夕阳的景象,苍苍的色调传达出一种静谧和庄严的感觉。接着,鸟声混杂在溪水之间,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鸟声和溪水声相互交织,增添了一种自然的和谐感。整个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第二句"缘溪路转深"表达了诗人沿着溪水走过,道路逐渐转深的情景。这里的"缘溪"意味着沿着溪水而行,诗人的心境也随之起伏。溪水的转深不仅指实际的地理变化,更多地是指诗人内心的感受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暗示着诗人在人生的旅程中经历了一些起伏和转折。

最后一句"幽兴何时已"表达了诗人对幽静喜悦心情的思考。"幽兴"指的是内心的喜悦和宁静,"何时已"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叹,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刻。

整首诗词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呈现了一种宁静、美好和易逝的氛围,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启发,使人们更加珍惜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裴迪

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裴迪答赠王维的。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裴迪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