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自结庐

出自宋代徐照的《题翁卷山居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 shān zì jié lú,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十年前有约,今却在城居。
羡尔能携子,深山自结庐
引泉移岸石,栽药就园蔬。
见说高林外,樵人听诵书。
()
有约,深山,园蔬,诵书

《题翁卷山居二首》是宋代徐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前有约,今却在城居。
羡尔能携子,深山自结庐。
引泉移岸石,栽药就园蔬。
见说高林外,樵人听诵书。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徐照十年前与友人约定一同隐居山林,但如今诗人却仍然生活在城市之中。他羡慕那些能够携子同去深山自建茅屋的人。诗人通过引水引泉,移动岸边的石头,以及种植草药和蔬菜来营造自己的园林。有人说在高林之外,樵夫们能够倾听到读书人的吟诵声。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徐照对于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羡慕之情。他十年前与友人有过隐居约定,但现实的生活却使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只能在城市中居住。他对于能够携带家人远离尘嚣、在深山中自建茅屋的人心生羡慕。

诗中的引泉移岸石、栽药就园蔬等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城市中努力创造一片自然环境的愿望。他通过移动岸边的石头来引导水流,创造出一处小小的泉水。同时,他在城市中栽种草药和蔬菜,也是对自然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末提到高林之外的樵夫听到读书人的吟诵声,这里暗示了诗人的读书之志和对知识的渴望。尽管他无法真正隐居山林,但他仍然通过读书来满足内心对于自然、对于知识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渴望以及对知识的追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之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文化意象的对比,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徐照朗读
()